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社會萬象 > 地方采風> 前台灣省議會紀念園區 瑰麗景觀暨人文歷史

地方采風

字級

前台灣省議會紀念園區 瑰麗景觀暨人文歷史

【人間社 蘇茂霖 台中報導】 2021-05-18
前「台灣省議會紀念園區」座落台中市霧峰區,面積近19公頃,現今更名為「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」。園區風光明媚,是散步休憩好處所、學生體驗環境教育及植物課程良好場域,更是台灣地方自治重要地標。

「議事大樓」、「朝琴紀念館」、「議員會館」及園區已登錄為台中市市定古蹟。「議事大樓」閉口雙獅鎮守大門,提醒議員要勇於提出正向建言,承擔「為民喉舌」之責,不可閉口不談,圓型屋頂象徵議事圓融。

文獻記載有台灣議會之父尊稱的林獻堂,民國9年與數位留學生在日本成立「新民會」,台灣從武力反抗轉為非武力抗爭,24年日本政府終於開放地區議員半數民選,開啟台灣地方自治先河。

黃朝琴曾擔任過台灣省參議會、臨時省議會及台灣省議會議長,在園區草坪上豎立其塑像,讓後人緬懷他長期對省議會的貢獻。

第三屆省議會議長謝東閔,奉派成為首位台籍省主席,相當重視家庭人文教育,成立台灣體育專科、藝術專科學校是他所建言。爾後擔任副總統,倡導「客廳即工廠」帶動台灣經濟繁榮。

「五龍一鳳」名聲,二次大戰後首屆省議員郭國基、吳三連、李萬居、郭雨新、李源棧及許世賢,對執政當局缺失積極提出建言,為民眾謀福祉、保障民主及地方自治的精神讓人津津樂道。

民國80年國會全面改選,實施「省縣自治法」精省政策,87年底第10屆議長劉炳偉敲下議事槌,台灣省議會走入歷史。議事堂內仍然保留當時的議事場景。

園區V型拱門代表廣納民意,筆直椰林大道、200多種林相高壯挺拔;歷屆議員植樹節栽種的椰樹、龍柏青翠茁壯;日月池畔生態盎然鳥語花香;八角造型「霧峰亭」散發澄璞典雅。

草地上老農彎腰餵牛、祖父懷抱孫兒塑像,彰顯先民溫良恭儉、慈愛親情美德。淡淡桂香在福桂林道間飄散迴盪,漫步桃花心木樹下鵝卵石步道,愉悅堆疊健康。

前高爾夫練習場「民主草坪」視野遼闊;水量豐沛的霧峰圳在後山公園前穿越,小拱橋橫跨其上,公園入口數行議員植栽的羅漢松整齊羅列,登山步道繁花盛開,襯托「梅亭」的幽雅恬靜。
12345678910第1 / 371頁
追蹤我們